3月1日上午9点,王昕博士为研究生主讲了题为“数智时代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专题讲座。王老师从当前我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发展视角切入,在回顾会计发展历程、新兴数字化技术对会计职业影响的基础上,指出数智时代会计专业面临着跨界整合的紧迫性。同时,她以高职院校新商科专业群建设为例,重点探讨了二十大报告中有关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顶层设计问题,阐述了“新商科”专业群构建的基本逻辑与建设目标。王昕博士还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经历,为即将赴高职院校进行教育实习的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些经验借鉴,并希望同学们能深入思考,转变观念,融汇于职业教育大发展之中。
3月2日上午9点,王凤华博士做了题为“高职审计专业培养目标和普通高校的比较”的专题讲座。王老师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强调。第一,职业教育对会计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与普通高校相比,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并通过比较职业技术院校与本科院校培养方案的不同来辅助同学们理解这一概念;第二,职校会计审计毕业生未来可能的职业选择。职校毕业生未来更多可能会从事应用型的工作。第三,会计审计类职校专科学生接续专业。职校专科学生接续专业可选择职业教育本科或者自考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王老师提出目前职教教学中存在两个矛盾:学生工作经验缺乏与职业素养培养高要求的矛盾,学生学习能力待提高与后续学习考试的矛盾,并建议同学们在实习中加以考虑,从而有针对性教学。
接着,结合上半场王老师的讲座内容,高前善博士从高职教学要点及审计课程特色开展了分享,高老师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高职教学进行了概括:一是对教师提要求,高职教师要了解授课对象并能因材施教;二是对课堂与作业提标准,高职教师应完成大纲授课内容、严格课堂纪律、布置实训性课外作业等。关于审计课程特点,高老师以“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等重要审计概念为例,简要说明了审计课程的实务性、综合性和注重职业判断性等特点,总结了如何讲授好审计课程的关键点,他认为高职教师理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审计实务。
教育实践系列讲座最后设置了师生互动环节,与会学生积极提问,讲座专家精心解答,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教育实践讲座的举办加深了同学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认识,扩展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让同学们了解到了更多的职业发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