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会计学科教师风采”系列访谈4|邓小洋:深耕教坛数十载,春风化雨师生情

发布日期:2024-09-12 10:07:59   来源:会计学院   点击量:

  邓小洋,男,1964年12月生,湖南岳阳人,管理学博士,现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会计学院会计学教授。2001年1月在上海财经大学获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年。1996.9-1997.7曾赴荷兰商学院做访问学者。曾在湖南财经学院会计系、湖南大学会计学院任教,历任会计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曾兼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目前,主要研究国际会计、企业并购以及无形资产等领域会计规范问题。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等省部级课题数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获湖南省第五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口述:邓小洋

  采访:朱漪、陶颖樱

  整理:朱漪、陶颖樱

  指导老师:李江萍

  时间:2024年9月6日

  地点:文翔路校区序伦大楼812

  教育交响曲 师生协奏和谐乐章

  邓小洋教授自踏入教育领域以来,已辛勤耕耘三十余年。他的教育足迹从湖南财经学院起步,经历了湖南大学会计学院的融合,最终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扎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在这漫长的教育旅程中,邓教授用自己的真诚和知识,悉心培育祖国的栋梁;用关怀和爱,引领无数学子步入更高的殿堂。采访时,邓教授没有过多谈及自己潜心育人的事例,倒是分享了来自学生许多令人难忘的片段。其中,一个雨中的小故事尤为感人:两年前的一个清晨,邓教授正赶往教学楼上课,突遇倾盆大雨且未带雨具,正当他焦急万分时,一位学生主动上前为他撑伞。邓教授说:“这位同学把我送到四号楼后,便匆匆离开了。每当想起这件事,心存感激的同时,也觉得当一名教师还是值得的。”

  在谈及自己作为学术引路人的角色时,邓教授深情地分享了指导学生深入科研领域的宝贵经历。凭借深厚的财经领域专业知识,邓教授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了学生们的探索之路,不仅为他们的科研项目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更在关键时刻给予了精准而富有洞察力的指导。无数的学生在邓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逐渐学会独立思考,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之路。学生们学术成长的道路,见证了邓教授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无私奉献的育人情怀。

  注重底层逻辑 简化复杂问题

  作为《高级财务会计学》的主编及教学团队负责人,邓教授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风格,他一直强调要“注重底层逻辑,简化复杂问题”。在谈到讲授内容的底层逻辑时,邓教授说:“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我特别喜欢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也赢得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

  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邓教授总是主动关心、耐心答疑解惑,温暖着学生的心。对那些财务会计基础知识薄弱,面对高级财务会计学深感畏难的同学,邓教授一方面将会计知识掰开揉碎、简化复杂问题、悉心传授,一方面用温暖的话语鼓励学生,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指导他们查漏补缺并跟上课程的进度节奏。邓教授说:“我相信这是每一位老师都会做的。”邓教授就这样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守护着课堂的每一位学生,培育他们在专业领域成长。

  财经教育的长远影响

  对于经济周期下财经教育对社会经济的长远影响,邓教授给出了科学的分析和深刻的见解。他认为,财经教育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高质量的人才接受财经教育后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邓教授说:“经济周期的客观存在,短时间会对高等财经教育产生影响,但长远来看,前途是光明的。且具备一定的财经知识对资本的保值增值也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适应变化 规划未来

  在谈及会计学科在职业市场上的前景时,邓教授说:“会计职业作为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其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凸显。然而,我也提醒学生们要关注科技进步对会计职业的挑战和机遇,并建议会计学院的培养计划应实时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对于会计专业新生的未来发展,邓教授给学生提出了宝贵建议:一是要认识到大学与高中的区别并尽快适应;二是要根据未来职业规划确定学习目标并付诸实践;三是除了学好会计专业知识外还要拓展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邓小洋教授的教育经历和见解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价值,也为我校学生指明了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相信在邓教授的指导下,我校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市场的变化,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价值,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