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敏,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工业会计专业,从事会计教学与研究工作38年,主要教授《中级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成本会计》、《企业会计准则理论与实务》以及《企业会计准则专题》等课程。曾荣获2006年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立信沪港奖教金、2011-2012学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优秀教学一等奖、2013-2014学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优秀教学二等奖、2014-2015学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优秀教学三等奖;2014年度、2015年度和2017年度分别荣获学生评选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奖、2022年度和2023年度分别荣获学生评选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提名奖。
口述:叶敏
采访:杜嘉颜、方泓卜
整理:杜嘉颜、方泓卜
指导老师:吴涛
时间:2024年9月23日
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知识的种子播撒希望,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梦想,用一生的坚守诠释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我们有幸采访执教38载的会计学老师——叶敏老师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不仅是教学工作的佼佼者,更是无数学子心中的人生导师。
叶敏老师的职业生涯,如同一部厚重的教科书,他目睹了立信复校后发展变化的历程、经历了中国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见证了无数青年才俊的成长蜕变。38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张脸庞总是挂着一抹笑容,一副眼镜总是闪耀着睿智的光辉,这就是会计学院的叶敏老师。他将自己38年的美好年华奉献给了立信、奉献给了会计教育,将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奉献给了学生,将自己的感情倾注给了三尺讲台,“老师”这个代名词才在他的身上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本次采访,我们跟随叶老师的脚步,走进他的教育世界,聆听关于教育、教学、人生的故事与感悟。通过他的视角,我们更深地理解“师者”二字的份量,以及那份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位资深会计老师背后的智慧与情怀。
毋忘立信,当必有成
叶敏老师大学读书期间,曾听闻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老先生,以及潘序伦先生创办的立信会计。机缘巧合,叶老师从东北财经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立信,成为一名会计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努力成为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的践行者。
叶老师,这位在会计教育领域耕耘了近四十年的资深教师,他不仅是立信会计学院的元老级人物,更是见证了立信从1980年复校初期到成为国内会计学领域佼佼者的全过程。他的教学生涯始于改革开放之初,那时的立信还只是一所刚刚起步的专科学校,资源有限,条件艰苦。但叶老师凭借着对会计学的热爱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心,用粉笔和黑板书写着会计知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会计人才。
随着时间的推移,立信逐渐发展壮大,校园环境日新月异,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叶老师亲历了立信图书馆从几排简陋的书架发展为现代化、数字化的信息中心;实验室从最初的几台计算器升级为配备先进财务软件和模拟系统的实训室;教学楼也从单一的楼房扩展为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每一处变化都凝聚着立信人的汗水与智慧。
在这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叶老师不仅见证了立信硬件设施的变迁,更见证了立信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进步。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到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再到如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叶老师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新路径。
严律己敬学生,课堂情永长青
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哲学和坚守。叶敏老师的课堂始终充满活力,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他对“严于律己、尊重学生”这一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实践。这两者听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并坚持下去,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心血。
叶敏老师认为,在课堂上,同学和老师应互相尊重。他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学习时聆听台湾政治大学一位老教授讲课的经历:讲课的教授虽年逾古稀,但仍然坚持站着讲完了一天的课。这对他的身体素质是一场挑战,但同时也是对下面听课者的一种尊重。那次听课的经历给叶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叶老师的每一节课也都是站着讲。他认为这样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课堂氛围也会更好。虽然对于老师来说这样做是小事,但从学生视角感受到的是尊重,可以激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此外,他还尝试从其他方面要求自己,例如仪容仪表、上课的激情与亲和力等等,打造活力课堂。
轻松幽默说知识,熟能生巧出真知
每一堂课,叶敏老师都会花大量时间进行备课,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准确无误,力求用最生动的例子和最简单的语言讲解复杂的概念。课堂教学中,他经常加入一些与课本专业知识相关的财务方面的案例,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度。随着会计的不断更新与改革,叶老师总是要求自己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和财务动态,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确保传授给学生的信息紧跟时代步伐。
上课不讲与专业知识无关的内容是叶敏老师坚守的教学信条。课堂的时间弥足珍贵,叶老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着重强调重难点的讲解。他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精选与教材内容匹配的课外案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叶老师教学态度严谨,每次课前他都会提前一段时间到教室,以便给同学们答疑。课前和课间,叶老师的讲台旁常常围满了拿着书本和资料向他求问的同学。叶老师注重在课堂上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讲解全新知识点的时候,他特别关注同学们是否有正面的反馈。若反馈较小,他会从不同角度再次进行引导和讲解,直至同学们有积极的反响。同时,他还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课堂以外,叶老师非常注重与课程小组其他老师们研讨、交流,大家共同探讨授课技巧,探寻浅显易懂的授课方法,老师们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创优秀的教学方法。
与时俱进更新知,行家里手答疑惑
从事任何职业都会面对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作为老师,尤其是会计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从未停止的会计改革。每当新的会计准则推出,叶敏老师会及时学习,自我更新专业知识,并同步调整授课内容适应新准则的要求。叶老师特别提到,这种自我更新知识的习惯源自“老立信”的传统。当立信还是专科学校的时候,老师们就会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与会计实务界保持紧密联系,注重学验并重。正是这些来源于实务界的鲜活案例,让叶老师的讲台充满生命力和吸引力。
立信的教风一直如此,会计系从最初仅有十几位老师,到如今会计学院有一百多位老师,在这近40年的教学生涯中,叶老师始终保持学习状态,构建了深厚的专业知识体系。年青同事们遇到一些专业问题,都喜欢与叶老师进行探讨、交流。
立信于社会,坚守底线;立信于事业,踏实敬业
临近采访结束时,叶敏老师除了希望同学们在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社交等能力的培养,还对立信学子提出了三个要求,表达了对同学们成才的殷切期望。他希望同学们清晰职业规划、关注时代发展、坚守诚信底线。
叶老师说,现在的年轻人更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学生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未来定位,制定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在大学四年中根据规划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同学们还要关注时代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经济对会计的影响,不能再按照传统财务思维来应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叶老师提到不管是学生阶段还是未来参加工作,不管是否从事财务工作,同学们面对外面的诱惑,一定要牢记校训、坚守诚信底线,坚决不跨越红线。
叶敏老师今年正式退休,他把自己职业38年的时间全部奉献给了立信,与会计学科、会计教育和他的学生们共同成长。在叶老师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的课堂中,他教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会计人才,深受同学们的爱戴。感谢叶老师在教学生涯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让每一笔账目的教学都清晰明了,每一个概念都深入浅出。正是他耐心、细致、专业地引导,让初出茅庐的立信学子在复杂的会计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再次感谢并祝福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叶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