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启鸿,1964年12月,籍贯重庆市,就读于江西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专业,副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上海市教委党校第八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在大学从事教学和行政工作,期间,担任过教务处副处长、学科办主任、高教研究所所长、系党总支书记,兼职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及公司任副总。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会计与财务分析,主讲《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证券公司会计》等课程。合作参与财政部规划课题及其他课题6项、主编或副主编著作或教材4部、参编著作或教材9部、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被载入《中国会计年鉴》论文一篇,曾获四川省首届好稿评选论文二等奖,上海市潘序伦中青年会计审计优秀论文奖,2001年入选“中国当代教育专家学者大典”(上海卷),2018年上海市成人高校优秀教师,2024年度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老师。
口述:胡启鸿
采访:李熠瑄、谷嘉悦
整理:李熠瑄、谷嘉悦
指导老师:任凌玉
时间:2024年9月13号
地点:文翔路校区序伦大楼824室
在人生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关键人物与时刻,如同灯塔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对于在会计领域深耕多年的胡启鸿老师而言,其求学与职业发展的每一步,都深深镌刻着恩师的智慧与启迪。他回忆道:“在我们那个年代,大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我们也很愿意和老师们沟通交流,老师们也时常邀请我们一起去打篮球或者去他们的办公室里探讨学业问题。”从江西财经大学到中南财经大学的求学之旅,不仅让胡老师在专业上求索进深,更让他深刻体会到“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的真谛。正是恩师们的言传身教,让胡老师坚定了投身会计教育事业的决心,并以此为终身事业,乐此不疲。迄今为止,他教书育人38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会计人才。
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在立信教书育人时,胡老师热情洋溢地分享了自己与立信的深厚缘分。胡老师在中南财经大学求学期间,师从我国著名会计史学家郭道扬先生。当年郭先生编写会计学史遇到了诸多极其麻烦的问题,郭先生专程到上海向潘序伦校长求知求解。胡老师那时就了解到潘老先生对现代会计学有着巨大影响,并对现代会计发展趋势有非常精准的定位。追随潘序伦校长的足迹,胡启鸿老师于1999年来到立信,致力于教育事业,悉心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作为会计学院专业课程的资深教学者,胡启鸿老师传承了潘老校长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生涯中,他始终秉持“学验并重,实践为衡”的教学原则。胡老师说:“我们要彻底贯彻学校的教学特色,‘学验并重,实践为衡’这一理念是潘校长提出来的,展现了潘校长的远见卓识。这八个字为我们学院的学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良好途径,要求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要在实验中显示出来,以此来衡量同学是否是真的掌握了这门专业。”这种教学理念不仅彰显了学院特色,也使同学们认识到会计实践的重要。
当学生在专业上遇到难题时,胡老师总是循循善诱、耐心答疑解惑。对于那些生涩难懂的知识点,胡老师不主张同学们机械记忆,而是结合案例将这些难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出来,引导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专业实践的角度去理解每一步会计核算的会计原理。胡老师说:“当我没有将所学的运用在实际问题中,这些知识就是我学着,理解起来也不容易。但只要你勇于实践,当你明白了第一步时,相应的第二步也就水到渠成了。”胡老师正是以“学验并重,实践为衡”的教育理念,在三尺讲台上引导着每一位学生将会计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传承并发扬着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特色。
会计发展历尽艰难险阻,从最原始的“计数”发展到今日比较完整的会计体系、准则、制度,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洗礼。回首会计发展史,展望未来,胡启鸿老师对会计行业充满认可,他认为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会计专业是无可替代的,企业需要通过会计这门通用商业语言,管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作为会计领域阅历丰富的专家,胡老师亲眼见证了国内会计行业的兴盛过程。纵观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会计发展又必然是全球化的。因此,胡老师鼓励学生勇于了解和学习不同国家的会计体系,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在逆境中寻求发展、在挑战中不断成长。
当下国际形势严峻,部分欧美国家设下重重关卡,阻碍国际交流,提及此,胡老师指出:“人类的文明是在交流中前行的。正是因为困难重重,所以更要走出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专业里深耕,接触不同的专业教育体系,一定会对能力的提高有帮助。”
胡启鸿老师即将退休,在采访中,他对大学生们有很多祝福和寄语。
胡老师认为大学教育对学生们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说:“大学学术自由,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人们读大学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拥有了一个专业,即使以后不一定从事这个专业,至少经过大学四年的专业培养,形成了专业的精神,专业的能力,看待问题有专业的角度,这远比其他外界因素重要的多。”因此,他勉励同学们把握当下,按学科体系明确个人规划,静下心好好学习,培养专业的结构和对专业的理解力。教育虽具有滞后性,但只要按专业的课程和结构打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所有知识汇总起来,定会塑造出一个专业的会计从业者。
以学为主,兼学培养。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专业课学习最重要,其余活动以含金量高,能力培养为主,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针对当代年轻人面对过多选择陷入迷茫的困境,胡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量过载的时代,外界的声音纷繁复杂,与其想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不如踏实做好眼前。有目标有想法就去做,任何事情都有利弊,不要陷入完美主义的困境。”
在采访的尾声,我们问AI能否取代会计?胡老师持否定态度。他认为,AI只能取代关注会计记录的初级会计从业者。财务会计包括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报告等,本科生作为中级会计人才应在专业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他笑着说道,“时代的发展谁也说不清,但我相信会计行业的未来,正如我相信你们,会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成为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带动全行业转型升级。”